动态路由和静态路由区别: 静态路由是由工程师手动配置和维护的路由条目,命令行简单明确,适用于小型或稳定的网络 动态路由适用于大型网络拓扑,自动学习路由。 静态路由有以下问题: 无法适应规模较大的网络:随着设备数量增加,配置量急剧增加。 无法动态响应网络变化:网络发生变化,无法自动收敛网络,需要工程师手动修改 动态路由协议的分类 OSPF协议报文类型 Hello 是用来周期性发现以及维持邻居的包,默认十秒钟发送一次,最大保持时间四十秒。 Database Description(DD) 发送一部分链路(LS)信息包,基本信息包 Link State Request(LSR) 向对方请求更详细的链路(LS)包 Link State Update(LSU) 详细介绍的链路(LS)信息包 Link State ACK (LSA) 对收到的链路(LS)信息包进行确认 路由器之间的关系 邻接一定是邻居 邻居不一定是邻街 OSPF邻接关系建立流程 1.发送Hello报文 状态为(down) 2.互相添加到邻居表 状态为(Init) 3.互相成为邻居 状态为(2way) 4.互相发送DD报文 状态为(Ex-start) 5.相互知道LSDB有哪些内容 状态为(Exchange) 6.互相发送LSA报文 状态为(Loading) 7.互相确认收到发送ACK包 状态为(Full) OSPF四种网络类型 Broadcast(广播多路访问网络) NBMA(非广播多路访问网络) P2MP(点到多点访问网络) P2P(点到点访问网络) DR与BDR DR(组长) BDR(副组长) 目的是为了减少邻接关系的数量 OSPF多区域的好处 1.有效的控制区域内变化所导致的影响 2.减小了路由表的规模 3.提高了网络扩展性,有利于建立大规模的网络 OSPF路由器类型 区域内路由器 区域边界路由器ABR 骨干路由器 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ASBR OSPF三大表项 OSPF有三张重要的表项,OSPF邻居表、LSDB表和OSPF路由表。对于OSPF的邻居表,需要了解: OSPF在传递链路状态信息之前,需先建立OSPF邻居关系。 OSPF的邻居关系通过交互Hello报文建立。 OSPF邻居表显示了OSPF路由器之间的邻居状态,使用display ospf peer查看
邻居表 LSDB表 OSPF路由表 路由中包含以下信息 目的网络,掩码,出接口,下一跳 直连路由指向本地直连网络的路由,由设备自动生成。 直连路由出现在路由表中的前提是该接口的物理状态、协议状态都为UP 路由默认优先级 直连路由 0 静态路由 60 动态路由OSPF内部路由 10 动态路由OSPF外部路由 150 静态路由 优点:手动配置,配置方便,对系统要求低,适用于拓扑结构简单并且稳定的小型网络。 缺点:不能自动适应网络拓扑的变化,需要人工干预 动态路由分类 内部网关协议:RIP OSPF IS-IS 外部网关协议:BGP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RIP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 IS-IS 删除文件:delete 恢复删除文件:undelete 编号 发送者 发送内容 1 所有路由器 自身链路信息 2 DR 其他路由和DR(组长)这台路由的链路状态信息 3 ABR 区域间汇总信息 4 ABR ASBR的信息 5 ASBR 外部路由 7 ASBR 外部路由 NSSA(非纯末梢区域) Stub(末梢区域) 1.骨干区域不能成为末梢区域 2.末梢区域不能有ASBR路由器 3.虚链路穿越的区域不能成为末梢区域 末梢区域配置方法 所有区域的路由器包括ABR都需要配置 ospf 1 area 所在区域 stub 配置末梢区域验证 查看路由表多了一条默认路由下一跳是ABR((外部路由也会全部消失)) Totally stub(完全末梢区域) 能成为末梢区域就可以成为完全末梢区域 配置完全末梢区域 只在区域内的ABR上进行配置 ospf 1 area 所在区域 stub no-summary 配置完全末梢区域验证 在内部路由器查看路由表,所有区域间的路由和外部路由全部消失 只有区域内部路由和ABR发送的一条默认路由 NSSA(非纯末梢区域) Totally NSSA(完全非纯末梢) 跟末梢区域配置一样 验证现象 区域间路由条目会消失留存一条默认路由 本区域引入的外部路由可以看到其他区域引入的外部路由不能看到
|